从司马相如口吃谈起……


程世民 于 00-10-19 上午 02:28:19 发表在:疑难解答

从司马相如口吃谈起……
西汉武帝元狩2年,夏历三月十五日。四川,临邛首富卓王孙家的宴席上,众位宾客正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一个人——为他敬酒、对他谄笑、向他恭维……这个人身披雀金裘,风姿俊雅、气宇轩昂,眉宇间亦透着朗朗英气。他,就是写出了《子虚赋》、《大人赋》、《上林赋》等名篇的风流才子司马相如。
面对众宾的祝酒,相如频频起身,向大家拱手、致意,可是他的嘴唇却时时翕动着,没有说成一句话。
相如的好朋友——临邛县令王吉眼见相如一副窘态,立即起来圆场曰:“素闻长卿(相如表字)雅善音律,当此冰轮朗照之日,春光潋滟之时,何不抚琴一曲,以助雅兴?”
相如久闻卓王孙女儿卓文君小姐貌美聪慧、冰雪可人,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正愁无缘拜会。当即取出绿漪琴,仗着那多年熟手,弹了一曲《凤求凰》,借以表达对文君小姐的爱慕之情。
相如且弹且歌,歌曰:“凤兮凤兮思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如今夕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何缘交颈为鸳鸯,期颉颃兮共翱翔……”。
面对满座的宾客,相如何尝不想侃侃而谈?遥对自己思慕的淑女文君,相如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更希望自己能唾珠吐玉、更希望自己辩给如悬河泻水、霏霏不绝……
可是,有谁知道,相如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在人前,他无法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只好寓情于歌,张弦代语、借韵传情了。
文君知道相如乃玉质金相、英髦秀达之士,文君知道相如文章闳衍,清秀绝伦、名隽高华,文君也知道相如绝非池中之物,绝非久为人下之人,与其,不如……
以后,相如、文君如何中夜私奔、文君如何当垆卖酒、相如如何青云直上,我是不必说了;后人将相如与当时著名文学家枚皋并称、有马迟枚速之说,并云:‘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大堂之中、文高典册用相如’,这些,我也不必说了。我要说的是,自司马相如于卓王孙家宴会弹琴且唱歌之日起,已过去了两千多年,相如、文君中夜相从的爱情故事一传再传,一曲《凤求凰》也一唱再唱。可是却没有人认真想过,唱歌时为什么不容易发生口吃?
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也许是《笑府》、也许是《笑林广记》中,还记载着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农民在田里劳动,家里突然着火,孩子赶紧跑到地里报告。可是这孩子却因为患有口吃,加以紧张、急躁,所以,他见到父亲时,只见他拼命努嘴、吐舌、瞪眼、蹬腿,而且急得满头大汗。可无论怎样努力,却也无法说出一个字。父亲见状,突然灵机一动,一拍大腿说:“孩子,你唱吧!”孩子立刻用唱戏的调唱了一句西皮流水:“父亲大人,大事不好了,家里失火了!”。
这故事虽出自《笑府》或《笑林广记》,但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我也不知道这故事究竟哪里可笑。我只觉得这故事凄婉悱恻、沉哀入骨,使我不免悲从中来。
千百年过去了,读过这故事的人千千万万,人们凭常识都知道,唱歌不容易发生口吃。可是,却从来也没有人去想一想,唱歌为什么不容易发生口吃?
那么,唱歌为什么不容易发生口吃呢?下面,我们看一下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一个实验:
把一只狗的爪子绑起来,然后用电流电击脚爪,脚爪就会立刻出现收缩、痉挛的动作反应。这是人和动物生而有之的本能,也就是电流电击刺激和脚爪收缩、痉挛的动作之间有着固定的联系。但如果在电击脚爪的同时响起铃声,经过若干次之后,狗的大脑就会把电流电击、脚爪收缩痉挛的动作和铃声看成一个整体,就是在它们三者之间建立了暂时的联系,也可称为它们三者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铃声一响,脚爪就会立刻出现被电流电击时的动作反应,反过来,狗的脚爪再重复电流电击时的肌肉动作,狗的大脑中也同时响起铃声。
但如果不响起铃声,比如出现红光,则脚爪不出现电流电击时的肌肉动作,而狗的脚爪的肌肉动作如和被电流电击时的动作不同,则狗的大脑中也不会响起铃声。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本能——固定的联系,是不能改变的,而条件反射——暂时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
我已经讲过,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所有的口吃都是发音时,发音各器官完不成本身工作和各器官配合不和谐、即发音方法不符合发音规律所致。区别在于,正常人只是偶然性的发音方法不符合发音规律,他们并没有形成口吃习惯。而口吃患者则是发音器官的不符合发音规律的肌肉动作已与所发的口吃的音以及发音时的环境之间建立了暂时的联系,也就是它们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再发以前口吃过的音或与这个音相近的音,再到以前口吃过的环境或与这个环境相似的环境。在发音时,就容易唤起以前的记忆信息,发音器官就容易做出以前发这个音时的肌肉动作,动作做出后,所发的自然还是以前的口吃的音。
但如果发音时所做的发音器官的肌肉动作与以前发音时的肌肉动作不同呢?那么,就等于粉碎了以前所形成的条件反射,那么,所发的音就不会必然的发生口吃。改变发音器官的发音时的肌肉动作,目的是摆脱以前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的羁绊,不再受以前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制约,发音器官的发音时的肌肉动作与以前不同,具体表现在音调不同。在生活中,发音时只要音调与以前不同,都会不发生口吃或不容易发生口吃。除了唱歌之外,象背诗、念台词、朗诵,故意大声、小声说话及故意学说外地的地方话,都可以不发生口吃或使口吃现象减少,都是音调与以前说话时有些许不同,也就是发音器官发音时的肌肉动作与以前发音时的肌肉动作有些许不同的缘故。口吃发生的可能性与音调改变的程度成反比,也就是音调改变的程度越大,发生口吃的可能性越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唱歌不容易发生口吃,原因在于,唱歌时的音调与说话时的音调不同,更确切地说,是唱歌时发音器官发每个音的肌肉动作与平时说话时的肌肉动作不同。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口吃患者形成的口吃习惯虽然是纯粹的条件反射,但其中的某些方面又不完全同属于巴甫洛夫所做的铃声一响、狗爪即出现痉挛收缩的动作的实验。因为巴甫洛夫所搞的实验是铃声响在前、狗爪出现反应在后。在铃声响之前,狗的脚爪不会出现痉挛收缩的动作反应,也就是说,在这一时刻狗的脚爪可以做出任何动作。口吃患者在发音之前,也如同铃声响以前一样,不会出现条件反射,也就是说,口吃患者的发音器官完全能够做出与以前发这个音时不同的肌肉动作,口吃患者在这一时刻并不是非做出和以前发这个音时的肌肉动作不可,象唱歌就是。口吃患者只有做出与以前口吃时的发音器官的肌肉动作相同的肌肉动作,才会必然发生口吃。
但口吃患者在发这个音时,发音器官又的确容易做出以前发这个音时的肌肉动作。口吃患者只所以在发以前曾经口吃过的某个音时,发音器官容易做出以前发这个音时的肌肉动作,是习惯使然,如果不是刻意的改变,就会很自然的重复以前发这个音时的肌肉动作。(除此之外,口吃患者发某个音时,在到某个环境时,还会有对这个音或这个环境的恐惧感,而恐惧感会干扰各器官,使之完不成本身工作和各器官的配合,至于恐惧感为什么会干扰各器官及怎样消除恐惧感,在‘在线矫治’中会有详细解说。) 我们已经知道了唱歌不容易发生口吃,那么,我们多唱歌能不能矫治口吃呢?不能!这是因为:我们唱歌时虽然改变了以前的说话习惯,而唱完歌之后说话时,又恢复了以前的说话习惯。
比如算一位数乘法,三七二十二的口诀代表以前的不符合发音规律的发音方法,很显然,答案一定是错的。唱歌改变了以前的说话习惯,就象把三七二十二的口诀改成了三七二十一,答案自然不错。但唱完歌之后说话时,又说以前的正常话,就象把三七二十一的口诀又改回三七二十二一样,答案自然还是错的。
口吃患者只所以总发生口吃,是因为已形成了口吃习惯,就象算数时采用的口诀是错的一样。这本来是最根本的,可是口吃患者却置不正确的口诀——三七二十二于不顾,仅想把错的答案——二十二消除。在采用了三七二十一的正确的口诀后,答案是二十一,自然不错,可是口吃患者却误以为是已经把错的答案消除,以为继续使用三七二十二的口诀答案也不会错。于是,他又继续采用以前的错的三七二十二的口诀,这时,他就惊奇地发现,答案又错了,这曾使口吃患者很是苦恼。他想,错的答案我已经消除了,怎么又出现了?我还得想法去消灭它。
看了前边那一段,你就会知道口吃患者对口吃现象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原因了。那么,是不是说矫治口吃就得每次发音都永远象唱歌一样与过去发音时的音调——即发音器官发音时的肌肉动作与以前发音时的肌肉动作永远完全不同呢?是!就象算三乘七就得永远使用三七二十一的口诀一样。不过,我需要说明的是,唱歌只是一种比喻。只是说明唱歌时与你以前发音时的音调不同、即你的发音器官发音时的肌肉动作与以前发这个音时的肌肉动作不同、即可以不受以前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制约、即可以使你想符合发音规律就能符合发音规律的道理。你没必要、也不可能永远象唱歌一样。 但仅仅改变了以前的说话习惯行不行呢?不行!还必须使发音方法完全符合音规律。还象算数,口诀正确是最起码的,还必须使整个运算过程都不出错才是。比如你是北方人,讲普通话,可是你某一天,故意学说山东话或湖南话,就不容易发生口吃。总之是与你讲的普通话区别越大,则越不容易发生口吃。但因为你不懂得怎样做是符合发音规律,所以你只能在短时间内,使口吃相对减轻。而你一旦发生口吃,那么,你新学的这种外地的地方话就也会很快形成新的口吃习惯,所以,这种做法只能算扬汤止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你发音时,每次的发音器官的肌肉动作都与过去发这个音时的肌肉动作不同,就等于已把以前形成的条件反射撕开,你就与过去的条件反射没有一点关系,也就是说,你这时就已不再是口吃患者。这时,你想符合发音规律就能完全符合发音规律。也就是说,在此基础上矫治口吃,就和学珠算、学开车及学习任何一种技术都完全一样。就是学习和正常人一样的完全符合发音规律的发音方法,或者称为发音技术。你的发音方法符合了发音规律根本就不会发生口吃,你又到哪里去“治”口吃去呢?所以说,自参加矫治开始,口吃患者就从此与口吃不再发生一点关系。我从来也没有对任何一位口吃患者讲怎样解决他的哪个具体的口吃问题,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你的发音方法符合发音规律必然不口吃,但不是把口吃“治”没了,而是你当时的发音方法符合了发音规律。你即使连续1百万次都不发生口吃都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任何人都能够很容易做到的。它的意义不过在于:你总这样符合发音规律下去,不可能形不成和正常人一样的完全符合发音规律的说话习惯。


回复:

我 要 发 言

版 面: 疑难解答 *为必填项目 第一次发言自动注册
姓 名: *   密 码:*
Email:
主 题:

*

表 情:
内 容: (最多16KB)